特性 | 預制鋼結構建筑 | 常規鋼結構建筑 |
結構重量 | 由于鋼材的有效利用,預制建筑的重量平均減輕了 30%。 次要構件是輕質輥壓成型的“Z”形或“C”形構件。 | 主要鋼構件選用熱軋“T”型鋼。其中,在許多部件中,比設計實際需要的要重。 次要構件選自標準的熱軋型材,這些型材要重得多。 |
設計 | 快速高效的設計由于PEB主要由標準截面和連接設計形成,時間顯著減少。 | 每個傳統鋼結構都是從頭開始設計的,工程師可用的設計輔助工具較少。 |
建設期 | 平均 6 至 8 周 | 平均 20 至 26 周 |
基礎 | 設計簡單,施工方便,重量輕。 | 需要廣泛而沉重的基礎。 |
安裝和簡單 | 由于化合物的連接是標準的,因此每個后續項目的勃起學習曲線更快。 | 連接通常很復雜,并且因項目而異,因此會增加建筑物的安裝時間。 |
安裝時間和成本 | 安裝過程更快、更容易,對設備的要求非常低 | 通常,在大多數情況下,傳統鋼結構建筑比 PEB 貴 20%,安裝成本和時間無法準確估算。 安裝過程緩慢,需要大量的現場勞動。還需要重型設備。 |
抗震性 | 重量輕的柔性框架可提供更高的抗地震力。 | 剛性重型框架在地震帶中表現不佳。 |
總成本 | 每平方米的價格可能比傳統建筑低 30%。 | 每平方米價格更高。 |
建筑學 | 可以使用標準的架構細節和接口以低成本實現出色的架構設計。 | 必須為每個項目開發特殊的建筑設計和功能,這通常需要研究,從而導致更高的成本。 |
未來擴展 | 未來的擴展非常容易和簡單。 | 未來的擴張是最乏味和成本更高的。 |
安全與責任 | 存在單一責任來源,因為整個工作都由一個供應商完成。 | 多重責任可能會導致在組件安裝不正確、材料供應不足或零件無法正常工作時誰負責的問題,尤其是在供應商/承包商界面上。 |
表現 | 所有組件都經過專門指定和設計,共同作為一個系統,可在現場實現最高效率、精確冷杉和峰值性能。 | 組件是為特定作業的特定應用程序定制設計的。將不同的組件組裝成獨特的建筑物時,可能會出現設計和詳圖錯誤。 |
備案號:滬ICP備19041155號-2